济宁织密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网
发布时间:2021-03-16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本报记者季英德 通讯员孙娜 济宁报道 今年春节前后,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系统抽调市及县市区辐射监管业务骨干,共分成39个工作组,全面开展辐射安全执法检查。
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各县(市、区)核技术利用单位91家,发现存在问题的核技术利用单位49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82条,送贮废旧放射源22枚。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挂销号制度,逐一进行整改。
开展大规模的辐射安全执法检查,正是济宁市近年来织牢织密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网的一个缩影。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高广勇告诉记者:“为确保辐射源安全使用,维护环境安全和保障公共安全,济宁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全面加强辐射安全安保措施及监督检查工作,坚持做到‘制度从严、审评从严、监督从严、执法从严’,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筑牢‘天罗地网’,保障‘万无一失’,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互联网加网格化,全天候智慧监控
济宁市把核与辐射源监管纳入市、县、乡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逐级落实监管责任,纳入环保网格员日常监管内容,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装置并与市、县智慧环保监控平台联网,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监测。
同时,全面推进放射源在线实时监控与报警,要求全市核与辐射技术利用单位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安全保卫,对加装在设备、仪器上正在使用的放射源,设置明显的放射性警示标志,加装防盗保护罩,安装高清数字摄像监控,并与公安部门监控平台进行联网;对放射源单独存放场所或仓库,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治安防范要求,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双人双锁”措施。
济宁市建立辐射监测制度,定期组织对从业人员个人辐射剂量、工作场所以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发现监测结果异常的,迅速查清原因并采取防范措施。对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按照“一个都不能漏”的原则,济宁市充分发挥监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支撑作用,逐个深入排查各单位放射源使用现状,切实做到涉源单位逐一排查、相关信息逐一核实、防护措施逐一完善、监管责任逐一落实。进一步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档案、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督促立即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和落实反恐防范工作责任制的涉核企事业单位,坚决停产整顿。
厉兵秣马应急演练,技能比武锤炼强兵
为增强突发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辐射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辐射环境监管队伍业务能力和职业化水平,去年12月,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济宁市公安局、济宁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2020年济宁市辐射事故Ⅱ级应急演练暨监测技术比武活动。各工作组按照应急预案相关流程,迅速落实应急响应措施,对14县市区辐射管理人员进行监测技术比武业务技能考核。
近日,兖州区组织开展了辐射事故Ⅳ级应急响应演练活动,以模拟某公司丢失一枚Ⅴ类放射源进行应急演练。各工作组按照应急预案相关流程,迅速落实Ⅳ级应急响应措施,辐射管理人员开展辐射应急、寻源监测、妥善处理、汇报情况、解除应急响应等演练活动。对应急演练和比武竞赛活动全面总结,组织开展应急效果评估,对现有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进行查缺补漏,修改和完善处置措施。
济宁市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机制,针对不同类型辐射事故的特点,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共同处置辐射事故。严格落实节日值班报告制度,加强对应急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辐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103/t20210308_3544730.html
- >>上一篇: 一图读懂 | 2021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跟生态环保相关?
- >>下一篇: 山东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增加臭氧指标
最新推荐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