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媒体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大众日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有何实招_媒眼看环保_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24-10-11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今明两年是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时期。近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情况。
  在16个问答互动中,询问人立足扎实调研,以翔实的数据为支撑,抛出一个个辛辣问题;应询单位负责人不避短板,诚恳回应,并进一步明确接下来的工作举措。其中,如何推动各行各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备受关注。
  “我省能源结构偏煤、高碳的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还低于全国6个百分点。影响我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一个时期,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举措有哪些?”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术平从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提出问题。
  “根本原因在于偏重的产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还没有根本转过来,这也是我们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办主任孙爱军说,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做好三篇文章——第一是“增”,坚持供给和消纳并举,壮大新能源的规模;第二是“减”,通过先立后破,降低煤电消费;第三是优,调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与此同时,将集中力量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引领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这是治本之道。”
  “当前我省海洋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体量偏小,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2023年海洋生物医药、高端海工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占比不足5%,拳头产品和领军企业不多。”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德平提问,“在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方面,有关部门有什么考虑和具体举措?”
  “海洋经济是山东独特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8.5%,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二位。但是,我们在海洋经济方面有两个明显短板,一是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二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海洋经济的拉动力不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赵晓晖说,接下来,将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水淡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王涛说:“山东公路、铁路货运量分别占到82%、10%,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在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有关部门有哪些举措?”
  “交通运输行业是耗能大户。山东交通运输系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目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例如,公路货运周转量与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之比由2020年的2:1调整到约为1:1。下一步要在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上再加力,在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上再加力,在推广应用新能源运载工具上再加力,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交通贡献。”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洪岩说。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410/t20241010_47635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新媒体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